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篮球资讯 > 新闻 > 中国足球在南美洲什么水平_(国足在南美洲什么水平)

中国足球在南美洲什么水平_(国足在南美洲什么水平)

作者:24直播网

既然国足那么差,为什么不试试归化外籍球员呢

针对题目上的问题,笔者写下个人的看法,分析一下归化球员行为的利弊。

首先给归化球员下一个定义:归化球员,是指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球员,而在足球方面,国际足联对归化球员有明确规定,首先就是该球员没有为原有国籍的国字号球队踢过比赛;此外还包括,球员或是出生于新国籍,或是生父生母、生祖父生祖母出生于新国籍,或是该球员在新国籍国内连续居住五年以上(中国)。

归化球员国际现状:

归化球员在世界各国屡见不鲜,首先是我们的邻居日本,拉莫斯・_伟的归化帮助三浦知良成长为亚洲顶级球星,而现在的日本国家队内,也不乏归化球员的身影,葡萄牙队的尤西比奥还有中场大师德科,皇马后卫佩佩,皆是归化球员,而波多尔斯基、厄齐尔则是德国足球重要的外来归化力量,而法国队在这方面也是不遑多让。可见归化球员这一举动在国家足坛上并不少见。

中国归化球员的好处:

首先是成绩上会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会大幅度帮助国内球员提高其足球水平,比如之前的广州恒大,郜林在和众多外援一球踢球的这几年了,球技很明显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举个例子吧,在亚洲,日本队就是首先用这种拿来主义的,而结果显而易见,不仅使日本足球在亚洲的战绩有了显著的提供,同时归化球员对于日本本土人才的帮助体现得更加明显,中田英寿、中村俊辅等球员便是受益者。

中国归化球员的弊处:

面子,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人很看重的面子,相信肯定会有不少国人如果看到归化球员代表中国踢球的场面,肯定会觉得不太舒服。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淡化青少年的培养的现象。可归化球员的到来,成绩一下子提高上来,在以冠军论英雄的国内体育圈中,部分领导人很有可能就把青少年培训更加淡化。

归化的难点:

一个是国籍问题,中国并不允许公民拥有双重国籍,所以这就意味着一旦球员加入中国国籍,必然要放弃原有国籍,对于外籍球员来说,这种代价非常大。其次就是时间问题,因为即使取得中国国籍,一名外籍球员也需要在中国居住满5年以上且没有为其他足球协会成年国家队出场才可以成为归化球员。

美洲杯邀请中国,为什么没有邀请一些欧洲的足球强国

因为欧洲足球的水平很高,他们有水平更高的欧洲杯要参加,邀请的话,人家也不一定会来,所以一般美洲杯邀请的都是亚洲或者中北美的球队来参加。

美洲杯其实是南美洲足球锦标赛,是各大洲的比赛里,仅此于欧洲杯的存在,南美洲的足球水平也比较高,但是他们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国家太少,南美足协就只有10个成员,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所以他们经常会邀请其他大洲的国家来参加美洲杯的比赛。

其实美洲杯已经不是第一次邀请中国队参加了,最早在2015年的时候,美洲杯就邀请国足参加,但是因为世预赛的原因,中国队拒绝了南美足协的好意。

然后2019年的美洲杯,南美足协又一次邀请了中国队参加,这一次中国队又一次拒绝了邀请,后来南美足协改为邀请了卡塔尔和日本参加。但是南美足协仍然不死心,又邀请中国男足参加2020年的美洲杯,这次依然没有意外,还是遭到了拒绝。

那为什么足协会一再拒绝南美足协的好意,而南美足协又为什么会一直邀请国足呢?其实参加美洲杯对中国队是非常有好处的,毕竟南美洲有巴西阿根廷乌拉圭这样的世界强队,能够和他们过招对国足的水平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之所以会拒绝参赛,是跟中超联赛的赛程有关系,因为美洲杯的举办时间是6月或者7月,而这个时候正是中超联赛激战正酣的时候,各家俱乐部肯定不会愿意放自己家的球员去参加一项没有什么意义的赛事的,毕竟以国足的水平,去了很大可能也是输掉比赛。

而南美足协之所以会一直邀请中国队参加,还是看中了中国足球市场的强大,邀请中国队参加可以提高美洲杯的影响力,毕竟如今的中超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南美球员,所以为了提高比赛的商业价值,估计以后美洲杯还会继续邀请中国队的。

除了中国队,美洲杯还会邀请非洲一些国家和北美的一些国家参加,但是因为美洲杯的举办时间不是很固定,有点随心所欲的意思,最近6年更是办了四届,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赛事会跟一些大洲的比赛冲突,而且,有些国家因为怕过多的比赛会对球员造成疲劳,因此也越来越多的拒绝参加美洲杯了。

而欧洲球队就更不会参加了,因为他们的水平很高,而且除了欧洲杯,他们现在又搞出了一个欧国联的比赛,这个比赛每年都有,所以就更不会有球队去参加美洲杯的比赛了。

国际足联的关于国足的排名规则是什么

国际足联中关于各国名次的排列规则:国际足联从1993年8月份开始推出国际足联排名表,10年间国际足联排名榜几次对评估依据进行调整,逐渐走向科学化。目前国际足联排名表主要依据以下5项数据进行打分,即比赛结果、进数多少、比赛性质(主客场,还是中立场地)、比赛重要程度以及所在地区足球水平高低。比赛结果是决定得到多少的最主要因素,与胜平负各得3分、1分和0分不同,国际足联排名榜上所体现的比赛结果得分是从30分到-30分不等,比如一支弱队战胜强队比一支强队战胜弱队所得积分要多,像8月31日结束的比赛,排名第85的海地队战胜了排名第72位的中国队,他们就获得了高积分,而一支强队输给一支弱队,可能获得负积分。国际足联鼓励进攻足球,高进球也换来相应的积分,如果是主客场比赛,客队要获得3分,在中立场地进行比赛,则没有这项奖励。以上三项所得结果,还要乘以比赛重要程度和地区足球水平两项系数,比赛重要程度系数如下:友谊赛(1.00),洲际锦标赛预选赛(1.50),世界杯预选赛(1.50),洲际锦标赛决定周(1.75),联合会杯(1.75),世界杯(2.00)。地区足球水平系数如下:南美和欧洲(1.00),中北美加勒比地区和亚洲(0.95),大洋洲和非洲(0.93)。国际足联采取一年选取7场成绩最好的A级赛为原则,制定了国际足联各国排名榜。

国际足联的排名计分规则相当复杂。简而言之,首先要看交锋两队各自的排名,如果靠后者战胜了列前者,累计积分要高于战胜排名靠后的队,而且排名越低者战胜排名越高的球队,得分也越高;靠后者即便输给了列前者也有积分。之后还要考虑得失球的情况。进球越多得分越高,但不可能超过取胜时所获得的分数,而失球越多扣分也越多。然后把胜负关系的得分和得失球的得分相加,就是这场比赛的基本分数,负数则以0分计算。

算出累计分数后,国际足联还要考虑比赛的性质。友谊赛的比赛系数是1.00,累计积分还要乘以1.00;而亚洲杯预选赛的系数则是1.50。各大洲足球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另一个的系数:亚洲和中北美为0.95,而欧洲和南美为1.00。

不过,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各队的水平,除了最近12个月的战绩,国际足联在计算排名时还结合考虑过去7年的战绩。例如,今年8月份的排名其实是过去的12个月里的比赛成绩积分,这个积分占8/8;从2001年9月到2002年8月的战绩占7/8;2000年9月到2001年8月的战绩占6/8……依此类推。8年的积分相加之后得出每月最终积分。

世界俱乐部排名从1991年1月1日起开始公布。各个俱乐部根据每年不同的比赛成绩来获得相应的积分,然后按照积分排出顺序。能获得积分的比赛有:国际间的比赛、洲际间的比赛、本国联赛(包括争夺冠军或名次的附加赛)和国内的杯赛。当然,每个国家除了联赛以外,有许多杯赛,但是只有一项杯赛是由国际足联组织的,所以只有这项杯赛才能获得积分。不过,由于杯赛的赛制是淘汰制,所以在杯赛的初期,有许多预选赛,因此,只有在八分之一决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中胜出的球队,才能赢得积分。

在本国联赛上所获得的积分是根据球队的水平分等级计算的。所有参加国内联赛的球队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球队获得的分数也不同。国内联赛最高水平的球队每赢一场得四分;平一场得两分;输一场得零分。次一等水平的球队赢一场得三分;平一场得一点五分;输一场得零分。依此类推。这种记分方式在联赛附加赛中同样适用。如果胜出的球队是依靠点球取胜的,那么他们只能得到原积分的一半。

在洲际和国际的比赛中,所有俱乐部不论其在本国联赛中属于哪个等级,在这类比赛中都按照相同的规则记分。获胜时得到的积分比平时高出一倍,而失败的球队不能得分。靠点球获胜的球队也按照上述的规则得分。在亚洲、非洲和中北美的比赛都采用相同的记分规则,即获胜得八分、战平得四分。在加勒比海和大洋洲地区,参赛的球队获胜和战平只能获得四分和两分。在南美洲,获胜的球队能获得十二分的积分,战平的球队能获得六分。欧洲地区的球队受益最高,分别能从胜、平获得十四分和七分的积分。国际间的比赛将按照其重要性计算积分。在国际足联组织的世界俱乐部杯赛中,积分规则将取各洲际比赛积分的平均值来计算。

相关标签